<
m5n3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考科举 > 第232节
    要去府学了。

    那是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也不知道那里的人好不好相处。

    更不知道那里的夫子如何。

    想那么多也没用。

    去就对了。

    他们倒是要去看看,到了府学,他们的成绩会排在什么位置。

    三个人收拾东西准备去府学,马车由李锦家准备。

    他家一定要让纪元他们搭车,更是在出发前,让纪元跟蔡丰岚去他家吃饭。

    不止是李锦家的饭。

    钱飞家,李廷家,都要让纪元过去。

    赵夫子,罗博士他们更不用说了。

    几天下来,纪元感觉自己都要长胖了。

    但走之前,还有另一件事要准备。

    纪元把自己做蛋挞,点心的手艺,教了钱飞家的厨娘。

    又拜托钱飞,没事就做些点心送给房老夫子。

    这点小事,钱飞满口应下。

    当然,走之前,还是纪元自己做了桌饭菜,请夫子们来用。

    纪元最近几个月确实没时间做菜,但手艺依旧没丢。

    最后的各色点心更是不差。

    这次请了程教谕,总算没把他给忘了。

    赵夫子,罗博士,郭训导房老夫子他们都在。

    只是少了回乡了的殷博士。

    程教谕还笑:“我有个远房小侄女,在家里出了名爱吃甜食,她爹娘总拦着不让吃,怕牙疼。”

    “如果碰到了你,只怕牙真的要坏了。”

    纪元挠头:“不至于,也有不坏牙的点心。”

    房老夫子点头:“想吃什么样的,纪元都能做。”

    说着,房老夫子点了点纪元:“别忘了那个约定。”

    约定。

    去府城之后,要在府城的东市第一街的书画竞技台上扬名。

    也不是扬名,反正要把自己的书画拍卖超过三千两。

    纪元深知自己的水平。

    虽说看着还不错,但底子不够深厚,没个几年十几年的功底,怎么可能卖到那么高的价格。

    用童试第一的名声去卖画?

    他又觉得胜之不武。

    房老夫子的意思,就是让他不要生疏书画技艺,他哪会取这种巧啊。

    但既然答应了,他就会认真去做。

    纪元最后一次拜别夫子博士们。

    这一次,他真的要走了。

    希望下次见面的时候,没有让夫子们失望。

    第67章

    第67章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纪元一行人从正荣县而来, 先到建孟府府城郊外, 沿着石阶而上, 只听晨钟声响, 眼前的寺庙浮现眼前。

    许是在山脚,农历七月已经有秋风之意。

    纪元,蔡丰岚,李锦三人按照白和尚给的地址,总算找到他落脚的地方。

    这座不算大的寺庙,意外的风景极好。

    此处幽深静谧, 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怪不得许多书生要在道观寺庙读书,这里确实能格外静心。”纪元感叹道。

    这个寺庙香火并不繁盛,香火味也是恰到好处。

    他们一行人来的路上便想好了。

    先来府城东郊城外来找白和尚,到时候他们一起去府学报到。

    白和尚给过他们地址, 也欢迎他们随时过去。

    上次在童试宴上, 三个人也算相交甚好。

    李锦虽然跟白和尚接触不多, 却也想来看看,他很好奇,一个和尚怎么还能考上秀才,甚至是童试第二。

    进了寺庙,看到门口小和尚在打瞌睡,李锦上前道:“小沙弥, 你们这有个叫白和尚的吗?”

    那小和尚赶紧起来, 做了个佛礼:“有的,白师兄在读书, 你们是他的好友吗。”

    小和尚看一圈,目光在纪元身上,松口气:“白师兄说过,贵客要是来了,直接带到他的禅房即可。”

    白和尚的禅房,也是他的书房。

    看来他们在正荣县智斗合远县□□的时候,白和尚还在潜心读书。

    纪元都不由得羞愧,他虽然也在读,但并不如之前那样勤奋。

    说起来,给丙等堂同窗们上课,让他也受益许多。

    他们这一走,幸好也有回来的新秀才们顶上,否则罗博士肯定还要很辛苦。

    纪元思绪走了片刻,已经被带到禅房附近。

    这一排禅房打扫得都很干净,但显然没有人在这住。

    这个寺庙不大,香火也不多。

    行走的和尚们估计只有七八个。

    白和尚见小沙弥过去喊,惊喜道:“你们终于来了,还以为你们回家片刻,就会来府学。”

    旁的不说,今年府学共进十个学生,其他六人都已经去了,也就他们四个还未报到。

    白和尚想着跟他们有约定,干脆等着,他也不着急。

    纪元他们没想到,大家去得那样早:“不是说八月之前来即可吗。”

    “说是这样,谁不想多学一些。”白和尚拿了些粗制的茶叶,开口道,“我本想着,你们中旬再不来,我就先去了。”

    “是我们过失了,应该同你讲的。”四个人坐在一起,那小沙弥探头探脑,白和尚给了他铜板,“他们都在这吃饭,拜托了。”

    纪元见此,也付了些银钱,蔡丰岚自然也不例外。

    李锦更是抢着给,还道:“我们家马车在石阶下面,拜托也帮忙喂些草料跟水,还有我家的车夫跟小厮,午饭也要帮帮忙。”

    小沙弥点头,握着钱小跑着离开,白和尚道:“此处名为栖岩寺,平日香火不盛,来的人也不多,故而不好招待。”

    和尚们也要吃饭,若香火旺盛就算了,自然可以招待他们。

    但此地明显香火不盛,此地七八个和尚吃饭也是难题,纪元他们理解的。

    纪元点头:“这有什么,我们又不是不通情理的人。”

    “不过这地方读书确实不错,环境好,人也少。”

    “是啊,我师傅专门帮我寻的这地方,栖岩寺的方丈是我师叔,平日劳作读经并不怎么出现。”

    “其他师兄们也很好,不来打扰读书。”

    寺庙里大家都会互称师兄,以示尊敬和平等。

    白和尚在这读书,每月交些伙食费跟住宿费,比之城内便宜很多。

    方才给的,算是额外招待纪元他们的银钱。

    众人闲聊片刻,决定吃过午饭就去府城报到。

    李锦还派人提前与同族的堂兄李勋说了,到时候会有他陪着大家一起。

    栖岩寺做的绥安是斋饭,味道却意外的可以。

    纪元他们赶路过来,也算歇歇脚。

    今日已经是七月初八,纪元他们四个人来府学,李勋就在门口等着了,刚来就道:“你们终于来了,整个府学都想着,你们什么时候来读书。”

    啊?

    不至于吧。

    纪元的表情太过明显,李勋直接道:“其他人能来府学上课,顶多是十天就回来了,没想到你们竟然真的不疾不徐地。”

    在府学读书的机会十分难得。

    看这次童试就知道。

    一共一百二十人中了秀才。

    能被正取的也就前三名。

    剩下的七个人都是找各种门路被“补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