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楼是卧室,一共五间,一个主卧,其他都是次卧。

    综艺从嘉宾进门就开始拍,为了得到更自然的反应,基本上只有摄像机,工作人员除了发布任务都尽量不出现。

    除了卧室跟卫生间没有摄像头之外,几乎每个隐蔽的角落都悄悄安装了一个,节目组不怕搞事,就怕拍不到有爆点的镜头。

    所以有时候还是趁艺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直播,稍有不慎就是人设崩塌,道德崩坏。

    除此以外,嘉宾都不知道每期节目都有谁,这也导致节目组会很贱地请一对死敌,或者一对刚离婚的夫妇,亦或者刚撕破脸的姐妹上节目。

    比如说现在。

    小洋楼的客厅里摄像头被藏起来,让已经到的三个嘉宾们以为没有摄像头,便毫无收敛地说话。

    “啧,等多久了?”坐在沙发上金发少年烦躁地支着头,他五官英俊,才堪堪18岁,稚气和成熟混合成的高大少年。

    洛奕扬,前不久从h国回来的热团成员,算得上顶流,因突然回国所以被公司安排到这个综艺过渡一下。

    另外两个还在客厅的女生出道两年,很巧的是是和苏祈安周子熠在选秀的那档节目,是常年参加综艺,比较有梗的姐妹花。

    李槿和陈园园。

    李槿对这位顶流态度非常好,毕竟有流量才能有热度,她刚要出声应和。

    但下一秒,门就被打开,高大的男人带着弧度完美的笑容,身上散发的是成熟和温和的气息,他抬起识别性极强的脸轻声道。

    “你们好。”

    竟然是沈听肆。

    “沈老师?”本来还在客厅里嘀咕的姐妹花瞬间惊讶地直起身,李槿有些激动道。

    他们都没想到节目组竟然有这么大脸面能把沈听肆请来,毕竟沈听肆在十来岁起便开始拍戏,早已拿下影帝大满贯,可以说是传奇般的存在,前两年一直待在国外进修,鲜少有人能请到他做嘉宾。

    加上还有个从h国回来的顶流,李槿不敢想这期节目多大热度。

    边上的陈园园也是肉眼可见地红了脸,激动地发颤着对沈听肆道。

    “沈老师,没想到在这见到您,我,我一直很喜欢您的戏,您....”

    就连坐没坐相的洛奕扬也猛的站起来,拘谨地对沈听肆打了招呼。

    沈听肆笑着点头,眼底却像是一片沉寂的湖没有一点波澜,他在几人身上一扫而过,并没有发现那个让他心心念念的身影。

    李槿是个机灵的人,她一秒捕捉到沈听肆似乎在找什么,便出声阴阳怪气道。

    “最后一个嘉宾咖位这么大吗?现在都没到?”

    陈圆圆和她向来是好搭档,一个白脸一个黑脸地附和着。

    “可能是年逾七十的老戏骨?慢腾腾地挪过来咯。”

    两人经常一同上综艺,常常拿周围不上网或者入没热度的艺人开些没有尺度的玩笑,在笑声里若有若无地孤立或者排挤其他人。

    在圈子里也算臭名昭著的阴阳怪气。

    他们本以为自己会得到沈听肆的侧目,但没想到男人看着他们的眼神里却闪过一丝冷芒。

    比较敏感的陈圆圆以为自己看错了,刚要出声,门被敲响。

    离门近的洛奕扬本来就不是什么好性格的人,他之所以回国,也是因为团里有些他无法忍受的人。

    如今听那俩女的唱双簧,早就等的不耐烦了,当然,他也很讨厌迟到的人。

    洛奕扬听着敲门声,皱着眉想,这人没手自己不会开门吗?

    还没想完,门就被打开,本来有些昏暗的房间就仿佛陡然倾斜进来一束光。

    洛奕扬不耐烦的眉眼对上了进门那人,瞬间凝滞住。

    雪白的小脸上有些无措,那双眼尾微微上扬的眼睛漂亮妖冶,嫣红饱满的唇瓣微启,身上一股甜腻惑人的腥香。

    丝绸般柔顺细密的黑发缠在颈侧,一直长至及腰,光影落在每一根发丝上,像平白镀了一层金漆,有些碎发垂落在脖颈间,漂亮的像画中走出来的人。

    “抱歉,我来晚了...”苏祈安有些慌乱,眉眼间尽是可怜意味。

    “没,没关系。”

    金发少年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只觉得脸上有些烧,脑袋也像是被那股腥香气息牵走了,只剩空空的脑壳,干哑地说道。

    后面坐在沙发上的沈听肆瞬间抬眼,嘴角的弧度控制不住上扬,他用茶杯藏住笑意,但露出的那双眼却直直盯着前面的苏祈安。

    贪婪地,没有止境地搜刮着。

    后面的李槿则人还没看到,声音先到了。

    “哟,终于来了,让我看看是哪位大巨星?奴婢是不是还得给你请个安?”

    陈圆圆则往前走去,但看到苏祈安那张脸怔了一下,有点说不出的眼熟。

    他是....谁?

    第11章 再见面

    李槿向前走了两步,她抱着手臂有些悠闲和玩笑的意思。

    但看到苏祈安的脸突然愣住,和陈圆圆一样她也觉得有点熟悉。

    “抱歉,我迟到了。”苏祈安有些愧疚着说,后面紧跟着的工作人员解释道。

    “主要是我们的我问题,苏祈安老师其实早上就出发了,但安排的司机不太熟悉路,绕了挺多圈。”

    “苏祈安?”但显然站在前面的李槿只捕捉到了这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