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5n3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血淬中华 > 第29章
    不过,虽然手底下有一些关于冯华的资料,甚至还有一幅冯华的摹拟画像,但要在茫茫人海中寻觅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却也不甚容易?对于这一点,山本次郎到也不着急,他知道像冯华这等身份的人,即使是乔装打扮,也必然护卫甚众;而且为了行走的方便和安全,他也绝不会与一般百姓混杂乘船,因此,要想发现冯华的行踪并不很难。

    前天早上,天津城满大街都在嚷嚷着“新任旅大经济特别区办事大臣——抗倭英雄冯华已经乘船离京,按照行程今日下午即可抵津”,这个消息让山本次郎与冈田平大喜过望。晌午过后,他们二人经过精心准备,分别装扮成商人与士子混在了迎接冯华的人群中。三岔口附近的地形他们早已经摸了个一清二楚,完成刺杀后只要趁乱混在满街乱跑的人群中,完全可以安全的退入估衣街。可没想到“狗咬尿脬空欢喜一场”,他们一直在三岔口码头守候到天黑,也没瞧见冯华的影子。而码头上人们的各种猜测也让他们惊疑不已:这个冯华向来诡计多端,莫不是来了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接下来的两天,并不死心的山本次郎和冈田平还是天天都到码头进行守候,可是冯华就像平空消失了一般,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山本次郎和冈田平真的有些失望了,从各方面得到的消息看,冯华确实已经离开了京城,他究竟会在哪呢?两个人垂头丧气的回到位于侯家后旅馆的房间,可令他们没有想到得是,刚打开锁着的房门就看见地上放着一个信封。而信封里的纸条上赫然写着:“冯华一行已住进宫北大街大生字号旅馆”寥寥十几个大字……

    芒种节气刚过,天气却一天热似一天,尤其是午后,太阳那炙热的火焰,把整个大地都烘烤得无精打采。按照预定的安排,冯华要在今天上午去拜访德国人汉纳根。与清国官员惯于上午处理事务,下午会客访友的习惯不同,西洋人并不那么刻板,只要方便什么时间都是拜访的最佳时机。不过,通常他们都会把这种礼节性的活动安排在上午或晚间进行。为了交谈方便,冯华特别请商德全客串临时翻译。

    这次拜访的起因还得从离京前夕,冯华与李九杲再次拜访翁同龢说起。在那次秉烛夜话时,一向很看重汉纳根军事才能的翁同龢郑重向冯华推荐了他,并亲自发电报到天津替冯华预做了安排。

    汉纳根是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的女婿,出身于军人世家,曾在德国陆军任上尉,1879年应聘来华。由于德璀琳与李鸿章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汉纳根也很受李鸿章器重,并得以进入刚刚成立不久的北洋水师担任军事顾问。

    1880年,汉纳根奉命前往旅顺勘察炮台及船坞修理之所。先后设计、督修了旅顺口的黄金山、老虎尾、蛮子营、老铁山等十七座炮台及旅顺水陆兵弁医院。1888年,又在威海卫督造了皂埠嘴、黄泥沟和刘公岛的旗顶山、麻井子等十六座炮台,这些长墙连接的炮台群以其交叉火力,使之有效防御海上目标,被誉为“东海屏障”。1890年,汉纳根因合同期满返回德国。

    1894年6月,汉纳根因私事再次来华。7月下旬,清政府雇用英国怡和洋行的商船高升号,载兵由大沽口出发,增援驻守朝鲜牙山的军队,汉纳根作为一名普通乘客搭船同行。当高升号驶至丰岛附近海域时,被日舰浪速号开炮击沉,汉纳根泅水方得以生还。亲身经历了这次事件,汉纳根心绪难以平静,他向英国驻仁川副领事务谨顺提供证词,揭露日人的残暴罪行,同时也萌生了投身中国军旅的愿望。

    8月23日,李鸿章任命汉纳根以五品花翎总兵衔担任北洋海军总查,以协助丁汝昌。9月17日,北洋舰队护送铭军10营入朝,返回旅顺途中,在大东沟与日本舰队遭遇。海战打响后不久,提督丁汝昌即身受重伤,汉纳根乃与右翼总兵刘步蟾共同指挥督战,并终将日本舰队击退。为此,光绪帝特颁谕旨,以汉纳根“在海军当差,教练有方,此次大东沟之战,奋勇效力,深堪嘉奖。加恩赏给二等第一宝星,以示鼓励”。又因其“在船督战尤为出力”,逾格赏加双眼花翎提督衔。

    黄海海战后,汉纳根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先后向李鸿章和清政府陈述了“赶练新军以备大战,添购船炮以固海军”的具体制胜方案,并得到了翁同龢的高度重视。但因各种原因,这些建议大都没有得到切实地施行,只促成了编练新军一事。不过,由于朝中的许多大臣都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以及“恐大权旁落夷人之手”的担心,因此汉纳根并没有得到重用。而他当初制定地编练3万新军的计划也一变再变,最终只由胡燏棻编成“定武军”5000人。

    冯华、李九杲、商德全以及两个侍卫走出“大生字号”旅馆,只见一溜儿五辆人力车,整整齐齐地一字排开在大门前,五名车夫恭恭敬敬地垂手而立,等候着他们上车。知道最大的考验就在今天,李九杲和黄德贵早在前一天晚上,就对出行的路线、乘坐的车辆以及人员的分工等方方面面的事情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

    天津历史上曾经有过九国租界,但在1895年之前却只有英、法、美三国租界。汉纳根先是住在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他岳父德璀琳为股东的利顺德大饭店。后来由于商讨经营矿山事宜,才住进了维多利亚花园内的戈登堂。五辆人力车先顺着沿河马路一溜小跑来到海大道,进入法租界,然后沿着大法国路穿巴斯德路,进入了英国租界地。

    按照欧洲模式建设起来的英租界已经初具规模。笔直的维多利亚路是租界的中央大道,路旁种植的杨树、洋槐葱郁成荫;大街两旁一幢幢造型独特的西式建筑充满了异国情调——罗马式、哥特式、盎格鲁-撒克逊混合式等欧陆风格的洋房别墅别具一格,让李九杲等人恍惚间生出来到域外异邦的感觉;宽平的街道、整齐的洋楼、漂亮的油气照明路灯以及街区内景色秀丽的公园、灯红酒绿的俱乐部和绿草如茵的运动场更让他们的眼球大开洋荤。

    大街上人群熙攘,西洋式马车和东洋人力车穿梭于狄更斯道和葛公使路之间。在法租界看到的是头戴尖顶帽、身穿大红灯笼裤的法国巡捕,而这里则是身着蓝色头盔、制服,手握警棍的英国巡捕和有着古铜色肌肤,头缠着巨大的红色头布、身穿同样蓝色制服的锡克骑警。他们或是煞有介事地在大街上来回踱步,不时地对进入租界的华人吆五喝六、指手画脚;或是跨在白色矮种马上挥舞着马刀耀武扬威。

    旧中国租界的情况,冯华以前通过看书有过很多的了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更是让他为中国曾经遭受过的苦难痛心不已。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冯华出发前一再对李九杲等人进行叮嘱,不管遇到什么情形都必须尽量克制。不过,令冯华没有想到的是,目睹了那些“洋狗”的目中无人和趾高气扬,第一个忍受不了的竟然是他自己。一股比看书要强烈无数倍的屈辱感,猛然从胸中升腾而起,让他愤怒、让他想要大声呐喊、让他几乎无法克制。反而是李九杲他们由于有了冯华的事先叮嘱,虽然心中也是愤愤不平,但一个个到能强忍怒气,一直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一路无事,冯华一行五人波澜不惊地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戈登堂。戈登堂是英租界工部局的所在地,是一座东西走向的两层结构青砖楼房,中间有一个凸出的楼门,两边是两座八角形的三层角楼,门窗是夫卷式的,层檐作雉堞状,很有点儿中西合璧的风格。由于翁同龢事先已经知会了汉纳根,冯华他们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就很顺利地进入了戈登堂。

    然而,就在他们步入大门后不久,又有两辆人力车也一先一后地来到了戈登堂。不过,车子并没有停下来,只是稍微减缓了一下速度,就很快地离开了……

    第二部怒海潮生第二十章“神刀”折津门

    虽然这次会面是由翁同龢安排,并早就约定好了的,但是由于近两天外界盛传“由于安全的原因,新任旅大经济特别区办事大臣冯华已经绕道直接回转辽东”,因此冯华一行的如期到访,还是让汉纳根感到十分惊喜和兴奋。既出于礼貌也表示自己的敬意,他一接到冯华他们已经到了戈登堂大门口的消息,就兴匆匆地迎了出来。

    这个黄头发蓝眼睛的日耳曼大汉已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历史上汉纳根三次来华,前后在中国居住了39年,1925年病逝于天津),对这块异国的土地充满了感情。尤其是在丰岛海面目睹了日本人的残暴罪行后,颇为正直的汉纳根更是萌生了投身中国军旅的强烈愿望。进入北洋水师后,他先后几次向清廷提出了许多改革军制、整军备武的建议,可最终都因为主政者的种种偏见和猜忌而未竟厥功。几经波折,特别是自己苦心筹划的整顿水师和编练新军计划一再受挫,继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心灰意懒的汉纳根终于萌生出退意。在岳父德璀琳的建议下,汉纳根决定从此退出中国军界,转而经营矿山开发。可是就在他准备离开天津前往井陉煤矿的前夕,翁同龢的一纸电报又让他暂时改变了主意:为了翁大人的信任以及自己所热爱的军旅生涯,他怎么也都要与冯华见过面后,再决定自己的去留。

    汉纳根热情地陪着冯华和李九杲通过夫卷式大门,步入了会客大厅,待他们在软椅上坐定,立刻就有服务生送上香茗、点心和水果。